回上一頁

最新消息

2025/07/17 用代碼寫出火箭設計?工程DNA搞定高階製造業

在傳統的航空航太行業,一個火箭引擎的設計需要數百位工程師,以及數年的反覆繪圖與修正。如今,來自杜拜的二人新創公司LEAP 71,卻憑藉一套代碼驅動的工程系統,在一週內就完成了火箭引擎的設計、變體與測試,無須人工修改,一次就點火成功!

6 kN Kerolox設計,採用Inconel 718材料,以HBD增材製造技術列印

LEAP 71聯合創辦人兼CEO表示:「我們正在寫物理系統的DNA,然後讓代碼自己生出形態。」這家公司從火箭引擎的設計開始,目標是透過重複使用的演算法,取代重複的工程勞力,徹底加速高階製造的開發週期。

從「代碼DNA」到實體火箭,NASA也關注
LEAP 71的方法與傳統的
CAD或參數化設計不同,不定義形狀,而是編寫邏輯和規則,系統會根據輸入的材料、熱負荷、流量需求等條件,自行生成最好的幾何形狀。簡而言之,這是工程界的「DNA與表現型」——一套代碼,即可衍生出無數「後代」。

LEAP 71開發的PicoGK和Noyron軟體堆疊,讓工程邏輯被封裝、重複利用,能夠在不同領域生產熱交換器、
生物組織模型、奢華鐘錶機芯等高度複雜的物件。而且,每次執行相同的輸入,都會得到完全相同的輸出,與黑盒的AI不同,完全可追溯、可驗證。

AMCM使用LEAP 71的Noyron模型3D列印火箭引擎

代碼寫完,火箭起飛
更令人震撼的是,這個革命性流程僅靠兩名員工完成!過去一年,LEAP 71已經設計並實測九款不同的火箭引擎,全部在代碼完成後直接送測,完全零人工介入。

除了加速開發,這樣的自動化工程還有可能解決火箭引擎的供應瓶頸,開放市場給更多的企業參與,推動太空經濟像
汽車產業一樣實現模組化和專業分工。

LEAP 71甚至可以在MacBook Air上生產20GB幾何檔案,但他們也坦言目前切片與製造軟體還是相當落後,無法完全跟上這種速度和複雜度,但他們也看好未來超大型、複合材料
3D列印機的潛力,並準備製作史上最大的列印零件。

這種「真實驗證、快速迭代、無圖形介面、必須寫代碼」的反叛性格,正在重塑高階製造的規則,連NASA和ESA也已經在關注這家新創公司的每一步,相信LEAP 71未來有機會變成炙手可熱的公司。

📌最新、最炫的數位製造資訊,帶你走進數位製造及科技資訊的未來,立即給DIMAN按讚吧!
FBIG
✌️掌握你最新的科技資訊
https://diman.tw/


資料來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