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上一頁

最新消息

2025/08/15 9件水泥拼出一座橋?3D列印模組化施工更快更環保

今年在歐洲文化中心「Time Space Existence」展覽中,一座前所未見的3D列印水泥橋吸引無數目光。這座名為Diamanti的創新橋樑,由賓夕法尼亞大學多面體結構實驗室(Polyhedral Structures Laboratory)主任暨Massive Form創辦人領軍,與瑞士建材巨頭 Sika Group聯手打造。一起看看有多炫!

人工智慧生成的低碳3D列印Diamanti橋樑

模組化設計,打造低碳、可回收的未來基建
Diamanti橋樑由9件預製
水泥段組成,每個段落使用Sika開發的雙組分水泥混合材料,並使用機械手臂精準列印,再採用中空和圖案化的表面進行結構設計,既保有強度又降低碳排放

這些段落以8條無灌漿鋼索系統組裝,完全不使用黏著劑和填縫材料,因此整座橋可100%拆卸回收,對環境衝擊降到最低。

從2.5公尺到10公尺,此技術可作大規模應用,而目前已製作兩個版本:
1. 2.5公尺模型:由荷蘭Vertico生產,現於威尼斯展出。
2. 10公尺版本:由法國Carsey3D建造,9公尺跨度測試證實可應用於實際工程。

橋樑結構運用Polyhedral Graphic Statics (PGS)設計法,精準分析壓縮與拉伸力的流動,形成菱形雙曲面結構,提升剛性、均勻分散荷重,同時減少水泥用量而不損強度。

威尼斯的「時間、空間、存在」展覽上,展出2.5公尺模型

模組化降低施工成本與運輸難度
Diamanti的
模組化設計不僅減少製造浪費,還能方便運輸、快速安裝。即使是展覽模型僅26公分厚,也能依相同原理延伸到更長的跨度,適用於城市人行橋、景觀橋,甚至臨時基建。

專案集結多方專業,例如AEVIA提供後張系統、紐約城市學院與維拉諾瓦大學進行的結構分析、法國CERIB則負責負載測試,可見這座橋不只是
藝術展示,更是低碳、可拆卸的基建模型。

全球3D列印橋樑風潮
世界各地已陸續採用3D列印技術來建造橋樑,例如:

1. 中國:上海機械化建設集團與Polymaker打造15.25公尺行人橋,強調零污染施工與智慧化應用。

2. 荷蘭:DSM在鹿特丹建造全球首座採用纖維強化熱塑性材料的行人橋。

3. 巴黎:XtreeE領銜設計40公尺3D列印水泥行人橋,迎接2024巴黎奧運。

這股趨勢不僅是工程技術的突破,更是低碳永續城市建設的新方向,Diamanti的出現,預示著未來橋樑不必再依賴傳統高耗能、高成本的施工方式。這有如砌積木一樣的做法,也許你也能設計呢!

📌最新、最炫的數位製造資訊,帶你走進數位製造及科技資訊的未來,立即給DIMAN按讚吧!
FBIG
✌️掌握你最新的科技資訊
https://diman.tw/


資料來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