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上一頁

最新消息

2025/10/23 史上最小3D列印裝置走進人體?!直接體內修復組織

德國史圖加特大學成立「3D內視鏡微製造計劃」(3DEndoFab)研究團隊,獲蔡司基金會高達180萬歐元的資助,以突破實驗室限制為目標,利用3D列印技術直接在人體內進行組織修復與再生,實現微創、即時且快速康復的手術治療。

Andrea Toulouse博士正在從事微光學和光纖3D列印領域的研究

體內3D列印:光纖、微鏡與生物相容材料
目前的生物3D列印雖能製造
軟骨、肌肉或肺組織,但依賴大型設備,製作後再植入體內。3DEndoFab團隊希望打破這個限制,開發可通過光纖導入體內的微型列印系統,以光為筆、以生物材料為墨,在體內精準「建構生命」。

研究團隊正致力設計一個比鹽粒還小的
光學微元件,可安裝在光纖尖端,控制雷射光,以微米等級的精度堆疊出組織樣結構。與傳統的不可分解光固化材料有所不同,該團隊採用具生物相容性、可自然代謝的材料,確保安全與醫療應用的可行性。這項技術若成功,將取代傳統的人工植入手術,直接在損傷部位完成再生,大幅降低感染風險與術後恢復期,預示「醫療不開刀」的全新時代。

研究人員使用極細的光纖進行3D列印,圖片展示了此光纖與鉛筆芯的對比

體內3D列印的未來競賽
不僅德國,美國與歐洲其他研究機構也正競相投入
體內3D列印。在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,研究人員已成功在活細胞內直接3D列印微結構,以飛秒雷射聚合技術製造出微型雷射與光學條碼,且超過一半的細胞仍能正常分裂生長,展現極高的生物相容性

而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(Caltech),研究團隊開發出名為DISP(深層組織音波列印)的技術,利用聚焦超音波在生物體內以音波「列印」藥物膠體,成功在小老鼠的膀胱腫瘤周圍進行精準治療,效果遠勝傳統的注射方式。


光造生命的未來
Toulouse博士表示:「我們正以光學與生命科學為橋樑,推動下一個醫療新世代。」透過3DEndoFab,史圖加特大學正將「光學工程」與「
再生醫學」緊密結合,讓修復組織不再依賴手術刀,而是靠光的雕塑。

當3D列印真正走進人體內部,用光築成新生命——這不是科幻,而是下一場醫療革命的開始。

📌最新、最炫的數位製造資訊,帶你走進數位製造及科技資訊的未來,立即給DIMAN按讚吧!
FBIG
✌️掌握你最新的科技資訊
https://diman.tw/


資料來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