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上一頁

最新消息

2025/10/03 AI監控碳排放?德國鐵路3D列印CO₂追蹤

德國鐵路公司Deutsche Bahn(DB)近日正式批准並整合3D Spark的碳排放即時追蹤工具,應用於備品生產與增材製造(AM, Additive Manufacturing)工作流程中,這項工具以高精準度提供即時CO₂排放數據,協助企業在滿足法規的同時,做出更快、更永續的製造決策。

一列德國鐵路高速列車,旁邊有3D Spark和DB的標誌

隨著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、企業永續報告指令(CSRD)與碳排放交易制度(ETS)陸續上路,產業面臨更嚴格的碳排放揭露壓力。在美國,SEC氣候揭露規範與加州的 Climate Accountability Package也逐步推動透明化。同時,溫室氣體盤查協議(GHG Protocol)和科學基礎減碳目標(SBTi)等國際標準,正將碳排放數據納入全球產業的評估核心。

即時化碳數據
傳統的生命周期分析(LCA)工具雖然精確,但往往需要專家投入8小時以上,並需等待3-5天才能得到完整結果。對日常生產而言,昂貴、耗時、複雜的流程令碳數據難以真正融入決策。

3D Spark平台則突破這些限制。只要上傳
CAD檔、PDF或製程數據,系統就能即時計算材料使用、製程、後處理等全流程的CO₂排放,同時提供成本、交期與可製造性分析,其精準度可達±10%,讓工程師在設計初期就能同步比較環境影響、技術可行性和成本效益。

對德鐵來說,原本需數天才能取得的碳排放數據,現在就能即時掌握,並直接整合在既有的工作流程中,降低依賴外部顧問和軟體,同時加速決策。

3D Spark平台的儀表板視圖展示了德國鐵路增材製造業務的成本、時間和二氧化碳減排量

3D列印的永續潛力
3D列印本身就具有減材製造、降低浪費的優勢,能以最少材料製造輕量化
零件,不僅減碳,還延長零件壽命、降低運輸與庫存成本,推動循環供應鏈。

汽車產業也正朝此方向邁進。例如:
1. BMW集團近期在德國3D列印園區,將
粉末與報廢零件再製成FFF與FGF原料,用於製造工具與治具,每年再利用高達12噸廢料。
2. Renault於法國建立Re-Factory,專責循環經濟與3D列印備品,年翻新4.5萬輛車,並計劃在2030年達成負碳排放。

回過頭來,德鐵導入3D Spark的CO₂平台,不僅強化了法規遵循與營運效率,也與全球交通運輸產業的大趨勢——
永續減碳接軌。

邁向低碳製造新時代
透過整合數位工具與永續技術,德鐵為全球運輸產業樹立了新標竿。3D Spark的即時碳排放追蹤,將3D列印從創新製程推進為永續製造的核心技術。

在未來,即時碳數據和
綠色製造將不再只是法規需求,而是企業競爭力的關鍵。

📌最新、最炫的數位製造資訊,帶你走進數位製造及科技資訊的未來,立即給DIMAN按讚吧!
FBIG
✌️掌握你最新的科技資訊
https://diman.tw/


資料來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