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
MENU
關於我們
最新消息
精選評測
教學指南
近期活動
聯絡我們
facebook
instagram
youtube
最新消息
回上一頁
最新消息
2021/11/26
預防重疾靠AI?人工智慧發現未知細胞成分
大多數的
疾病
都與細胞「故障」有關,但人類對於
細胞
的成分仍然一知半解。最近,有研究人員通過
人工智慧(AI)
發現了人體細胞的未知成分,有望為人類的發育及疾病提供新線索!
結合人工智慧(AI)的MuSIC新技術
從生物學的教科書中,我們都看過五顏六色的細胞成分圖,細胞裡有線粒體、內質網和細胞核,但這就是細胞的全部嗎?其實不然,科學家們早就知道
細胞
中還有很多未知的成分,時至今日,終於有辦法透過
人工智慧(AI)
的技術,對細胞作更深入的研究了。
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一種結合顯微鏡、生物化學和人工智慧(AI),稱為多尺度集成細胞(MuSIC)的技術,在理解人類細胞方面取得重大成果,進一步了解疾病中的細胞在哪些部分「故障」,對預防重疾的技術研究相當有利。而在數位製造的3D列印業中,也不乏應用在人體上的醫療技術項目,例如
3D列印器官
、
3D列印脊骨
等,結合人工智慧(AI)的醫療項目也是多不勝數,除了有
提供心肺復甦術的機器人
,也有讓
機器人成為精神科醫師
的研究。
從以上二圖可見,左圖是傳統教科書對於細胞的剖析圖,右圖則由MuSIC技術研究出的新細胞圖,黃點代表已知的細胞成分,紫點代表細胞的新知成分。
MuSIC技術如何運作?
經初步研究,MuSIC技術發現人類腎臟細胞的70種成分中,有一半是從前的未知成分。另外,有研究人員發現一組形成陌生結構的
蛋白質
,是一種結合基因的蛋白質複合物,這種複合物可參與基因重組,並能確定哪些基因會在何時被激活,從而也更了解細胞會在何時「故障」。早前,也有研究發現
基因
會影響到人體染疫或患上重疾的風險
,因此,了解細胞和基因之間的互聯關係,也是非常重要的醫學研究。
在MuSIC技術還沒問世之前,科學家會使用顯微鏡成像技術觀察
細胞
運動,從而也繪製出細胞內部的工作原理圖。但是,顯微鏡只能讓科學家們看到一個微米的水平,那大約是細胞器的大小,例如線粒體,其他較小的元素就無法通過顯微鏡看到了。
有了
人工智慧(AI)
後,科學家完全突破了上述的障礙。MuSIC技術可使用人工智慧(AI)的深度學習方法,除了可以直接從細胞顯微鏡的圖像中繪製準確的細胞圖,更可以把收集到的數據組裝成細胞模型,這是科學家第一次把不同尺度的測量結果結合在一起,可見結合
人工智慧(AI)
的MuSIC技術是相當強大的。
目前,MuSIC技術正要對人類所有細胞進行研究,目標通過比較健康細胞和「故障」細胞兩者的差別,期望對疾病在細胞中的運動作用更為清楚,也有望在未來預防重疾更到實際作用。
📌最新、最炫的數位製造資訊,帶你走進數位製造及科技資訊的未來,立即給DIMAN按讚吧!
FB
、
IG
✌️掌握你最新的科技資訊
https://diman.tw/
資料來源
市場洞察
最新科技
AI
人工智慧
醫療技術
醫療新知
科普
數位製造
科技
機器人
DNA
基因
基因變異
相關文章
2021/03/12 觀看人數:475
把人體脊柱列印出來!FARSOON 3D列印的NMPA認證
3D列印在醫療的領域中愈見普及,而由中國醫療3D列印供應商的華翔集團所研發的新型3D列印脊柱植入物,已獲得該國國家醫療產品管理局(NMPA)的認證。
2021/03/15 觀看人數:1537
由3D列印打造的生物器官,你能想像嗎?〈上〉
在過去十年裡,3D生物列印已經取得了空前的進步,現在就來了解3D列印器官的最新發展吧!
2021/03/16 觀看人數:906
由3D列印打造的生物器官,你能想像嗎?〈下〉
上一集為你講解了3D生物列印的發展進程,以及關於3D列印主要器官的發展現況,來到最後一集,再為你敘述幾個同樣重要的人體器官,將在3D生物列印中有何發展進程?
2021/06/18 觀看人數:2139
5種新冠疫苗詳細技術比較,有效性、安全性和副作用一次看懂!
輝瑞(BNT)、莫德納(Moderna)、嬌生(Johnson & Johnson)、AZ(AstraZeneca)和諾瓦瓦克斯(Novavax)5種新冠疫苗已面世一段時間了,本文為你整理出這5種疫苗的技術,其中差異一次看!別忘了文末還有這5種新冠疫苗的比較表格,讓你更加的一目了然。
2021/07/14 觀看人數:277
新冠病毒最新研究!DNA如何影響你染疫或患上重疾的風險?
感染新型冠狀病毒(COVID-19,武漢肺炎)的人有輕、重症之分,更有無症狀感染,一項對超過45,000人的研究指出,人類的DNA會影響上述3種感染情況的發生,個中有何原理呢?
2021/07/20 觀看人數:563
醫護人力短缺?免驚!有機器人幫忙為心臟病患提供心肺復甦術
利用藍牙來配置心臟病患復甦所需的壓縮率和深度,這種「護理機器人」的技術被用來為病人進行胸外按壓,讓醫護可以騰出時間進行其他更重要的治療程序。
2021/08/17 觀看人數:921
機器人只能待在科技業?連藝術創作也能一把罩!
機器人是科技大躍進的里程碑,也是數位製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,然而,機器人除了在製造業、商業上有出色的應用外,現在連藝術領域也有著驚人的創造力!
2021/08/30 觀看人數:741
冰川融出新瘟疫?全球暖化與病毒的危險關係!
數位製造也相當重視的環保議題,竟然能與病毒扯上關係?有加拿大科學家發現,氣候影響冰川融化的增長,會導致病毒溢出的風險增加!所以,科技能不與環保相結合嗎?
2021/10/22 觀看人數:392
精神科醫師將失業?AI人工智慧治心病!
AI人工智慧替代精神科醫師看診?有研究人員利用英國生物銀行,從大量的醫學數據中進行機器人學習,再從人們的問卷和大腦掃描中檢測出心理健康的數據,一切無需再經專家評估,即可診斷。
2021/10/26 觀看人數:639
蛇皮電池可彎曲!地震救災多功能!
仿生技術把主意打到蛇的身上!韓國的科學家以模仿蛇身彎曲和伸展的特質,設計出一種新電池,可望開發出有趣的能源儲存技術,這下子,數位製造又有新生物加入嘍!
回到最上面